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关于印发瓯海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1-22    来源:瓯海区人民政府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战略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打造“瓯海服务业”升级版,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战略目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努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着力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

  ——发展提速。到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逐年增长,年均增速达10%,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结构优化。到2022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5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

  ——贡献增大。到2022年,力争服务业税收占全社会税收比重达到55%以上。

  ——数量提升。到2022年,力争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

  二、重点领域

  顺应服务业发展趋势,突出瓯海特色,聚焦十大重点行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新业态,加快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信息服务。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优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服务业布局,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业的综合实力。发挥高教新区科技、人才、生态等资源优势,紧抓与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战略合作机遇,加快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温州数字经济大厦等特色基地和园区建设,发展壮大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形成集聚发展。打造优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推广东经科技“包装+互联网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所有5G应用区域优质网络全覆盖,促进5G与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力争三年引进有较强实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30家以上,到2022年,实现信息传输(含电信业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以上;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累计新增服务业上云企业2000家。(牵头单位:区经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区科技局、高教新区发展中心、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金融服务。深化金融综合改革,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金融业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继续深化“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试点改革,力争完成2000家小微企业、30亿元资产授托信贷资金授信的三年行动目标。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宣传推广“瓯资通”小程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上市。支持发展产业基金,重点抓好20亿元的青科会产业基金落地。设立科技银行,探索发展科技创新基金。创新地方金融监管,促进立体化监管提升。到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争取下降到1.2%以内,全区白名单困难企业销号率100%。(牵头单位: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配合单位:高教新区发展中心、区科技局)

  (三)科技服务。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立足“一核一轴五镇”的总布局,全面拉开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与浙大温州研究院开展深入合作,吸引一批大项目和高成长型科技企业落地。加大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科创平台、科技园区的合作互动,探索发展离岸孵化器、飞地经济模式,着力推进科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加强与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联系沟通。力争三年招引亿元以上重大科技项目5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00项;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人。(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高教新区发展中心;配合单位:区工商联、区委人才办)

  (四)商务会展。依托中心区商务大楼、温州数字经济大厦、牛山广场、总部经济园等商务楼宇资源,着力招引央企、国企、外企、民营企业500强等龙头企业来瓯入驻,集聚打造一批特色楼宇,实现高端业态集聚。加快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招引森马电商回瓯发展。实施税收亿元楼培育行动,抓好招商引税工作,力争三年命名税收亿元楼6幢以上。做强专业性商务服务,发展广告会展、运营服务、人力资源等商务服务业,提升会计、税务、法律等中介服务水平。重点推进国家广告产业园转型升级,实现全产业链式发展,加快形成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加快温州时尚会展中心、仙湖度假区温商中心的谋划建设,举办具有特色的常设性展会,重点做好眼镜小镇采购节、国际真皮鞋材博览会、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展会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地方特色节庆品牌。力争三年新增规上商务及会展服务企业46家。(牵头单位:区商务局、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人力社保局)

  (五)智慧物流。全面提升物流服务业,壮大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的搬迁、整合、优化,完善物流园区周边配套设施,提升运输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现代物流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智慧物流共享经济,大力推行“统仓统配”“多仓共配”“无车承运人”等先进物流模式,主动对接义新欧班列运输。到2022年,培育物流3A级企业12家,4A级以上企业1家。物流业税收年均增长10%以上。(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高铁新城建设中心)

  (六)现代商贸。加快商贸新区建设,完善发展布局,着力培育中心区商圈、华润万象城商圈、慈湖家具市场商圈、大学城商圈、高铁新城商圈、瞿溪皮具商圈等六大商圈,加快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开展“十大”特色街区评选,全力推动真皮大世界、眼镜小镇等一批专业市场创新提升,支持森马、新联、东经、童库等企业建立垂直行业电商平台。大力发展“月光经济”,精准培育餐饮、文化旅游、夜间购物、体育健身等业态。到2022年,打造区级特色商业街10条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0%以上,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牵头单位:区商务局;配合单位:中心区建设中心)

  (七)进口贸易。坚持“买全球、卖全国”的总体思路,积极招引旗舰型、总部型、平台型企业入驻,完善仓储、物流、保税、服务等功能配套,打造浙南闽北赣东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加快构建进口商品大数据平台,积极争取小额、小批量日用消费品进口免备案试点和消费品平行进口试点落地。推进温州全球商品贸易港和温州(瓯海)进口商品基地等进口平台扩容建设,通过“一月一活动”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力争实现“一年到五十、两年破八十、三年冲百亿”的目标。(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八)文化旅游。充分挖掘文旅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招引,支持创意设计、绿色印刷等新兴产业发展,增强休闲娱乐等各类文化服务能力。强化旅游规划布局,抓好温瑞塘河文化带建设,推进梧田老街、温州乐园三期、泽雅全域旅游等项目开工,加快生命健康小镇、时尚智造小镇、肯恩小镇、全球商品贸易港等3A景区创建。实现全域景区化建设,强化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加大旅行社的招引力度,争创A级景区村8个,建设旅游精品线3条以上。到2022年,实现旅游总人次、总收入均同比增长10%以上。(牵头单位: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九)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教育、健康、养老、体育、社区等公共服务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区建设,加快生命健康小镇、郭溪养老养生康复城、“泰康之家·瓯园”等项目进度,推进“互联网+健康养老”模式全覆盖,探索实行“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护理站”模式,打造示范型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到2022年,每个镇街至少建有1家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00张以上。推动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加快奥体中心、龙舟基地建设,组织开展泽雅环湖自行车赛、漂流比赛、徒步比赛、龙舟竞技等赛事。推动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职业培训集约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到2022年,建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5所以上。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招引品牌化、连锁化家政企业入驻,支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配合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局、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十)住房消费。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确保我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全面分析房地产业市场供求变化关系,科学制定房地产开发计划,注重分类指导,梯次推进。推进商品房产品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供给,实现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保持大体动态平衡。推进物业服务规范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物业服务业龙头企业。(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三、主要举措

  坚持目标与实绩导向,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从政策支撑、创新载体、强化保障、优化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促进服务业“量”的爆发式增长、“质”的飞跃式提升,从而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政策支撑。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服务业产业政策扶持,落实兑现区级“1+5+16”产业政策体系,重点支持关键领域、新兴领域、薄弱环节。加强政策绩效评价,确保“1+5+16”产业政策有效落地。(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相关部门)

  (二)平台支撑。加快建设瓯海中心区、高铁新城、高教新区等重点区域,谋划发展南部新区。鼓励经济开发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检验检测、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生命健康小镇、时尚智造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服务业标杆平台。通过“改造一批、搬迁一批、建设一批”,不断推进专业市场提档升级。(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中心、高教新区发展中心、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心区建设中心)

  (三)项目支撑。加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一手抓招商,一手提存量,增强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后劲,力争三年新招引落地重大服务业项目35个,完成重大服务业产业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区发改局,配合单位:高铁新城建设中心、高教新区建设中心、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心区建设中心)

  (四)企业支撑。围绕重点领域,筛选一批成长性好、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的服务业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鼓励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有发展潜力中小企业做专做精。(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

  (五)要素支撑。优先保障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所需建设用地,鼓励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和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增强人才支撑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房屋土地征收服务中心、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区委人才办)

  (六)专业服务支撑。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政府管控项目市场化运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专业化运营,政府主导项目的投资、运营目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企业承担具体的策划咨询、招商推广、运营管理,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七)有效氛围支撑。坚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通过举办温州民营企业家节、杰出企业家评选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开展系列采购节、购物节、博览会等节庆活动,激发群众消费热情,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工商联)

  (八)规范管理支撑。加强服务业品牌培育,推动行业、企业标准化建设,开展服务质量认证,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加强行政执法,加大对“低、小、乱”企业整治提升力度,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进信用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瓯海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三年计划的落实。各年度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行业发展情况,设立若干攻坚小组。

  (二)明确责任分工。综合考虑经济总量、产业转型、业态结构等方面,坚持重点工作和经济指标结合、量化目标和工作任务结合,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能,明确具体责任,落实任务清单。开展年度考核评估,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分析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三)建立考核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服务业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将服务业发展相关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开发区)以及相关区属部门,纳入绩效考核。以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激励推动我区服务业发展,确保顺利实现三年目标。

上一条: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条: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